当前位置:首页  old栏目  他山之石
13 2022-07

于漪: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需要思想自信实践自觉

(“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 于漪)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是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很难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总书记还说,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  这些年来,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有了显著的进步,涌现出了许多爱岗敬业,对学生充满仁爱之心的、改革创新的优秀教师和卓越校长,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教师要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还得要自我修炼,努力攀登。  我们中国的文字非常美妙。“大”,就是一个人顶天立地,张开了双臂,来拥抱祖国,拥抱世界。这意味着我们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必须要有大的视野、大的胸怀、大的格局、大的担当、大的气象,需要我们不断的自我修炼。  我是一名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比较熟悉基础教育的状况,接触比较多的也是基础教育的老师。要成为新时代的大先生,我们基础教育教师有8个字非常重要,那就是“思想自信、实践自觉”。  首先是思想自信。我们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我们从事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
13 2022-07

何谓大先生

何为大先生(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顾明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19日考察清华大学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充分表达了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教师的更高要求,意味着教师肩负着重大责任。在中国,先生二字是一种尊称,是对父兄长者和教师的称呼。大先生更是对有德业者的尊称。《礼记曲礼》中就有一句“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这里的先生指的就是老师,对老师要恭敬。只有人格、品德、学业上能为人表率者称为大先生。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高校教师在政治上、专业上、教育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大先生,首先要有坚强的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修养,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大事,心怀祖国,坚定党的领导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在纪念党的生日,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更加认识到党的伟大。在10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在各个领域都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我们要不断学习,发扬建党精
18 2022-05

胸怀国之大者 建设教育强国 推动教育事业发生格局性变化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凝结着一代代教育人的梦想和夙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亲自出席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主持审议教育重要文件,到大中小学考察视察,给师生致信回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擘画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并作出战略部署。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十年来,教育事业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在领导体制、动力机制、保障制度、育人观念、目标内容、培养方式等方面,越来越焕发和彰显出鲜明特色。党对教育的领导不断加强,从中央到地方成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
09 2021-03

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法国经验

  作为终身教育理念的发源地之一,法国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有着自身特色与传统,其最突出的经验就是通过与时俱进的立法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  通过立法明确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中各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终身学习立法方面,法国有近50年的历史。1971年,法国颁布《继续职业培训法》,明确提出职业培训是国家义务,为员工继续职业培训提供资金是企业义务。此后,法国出台多部法律,明确雇员在劳动时间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明确雇员接受就业咨询的权利和相关机构。法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级各类学校、其他公共机构、行业组织、企业等依据法律履行终身学习方面的义务。教育部和劳动部是最核心的管理部门;正规学校在提供初始教育的同时还承担继续教育功能;私立培训机构占培训机构的绝大多数,提供各类培训服务;公共和私立的博物馆、图书馆等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条件;行业协会发挥联结公私部门、学校的作用,在教育培训中承担服务、咨询、沟通、监督的功能。  依法构建终身学习相关的统筹管理机制。法国终身学习体系构建进程中面临着一些与我国相似的挑战,其中之一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统筹管理机制。以职业继续教育为例:法国劳动部与教育部共同
09 2021-03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关键词: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治理制度;教育协调发展;价值导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制度框架下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在教育领域致力于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治理体系与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  明确发展惠及全民的价值导向  《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此制度框架下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明确了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即以发展为导向,以人民为中心,让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的成果惠及全民。  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
09 2021-03

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世界慕课联盟正式成立

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世界慕课联盟正式成立2020年12月9-11日,世界慕课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以“学习革命与高等教育变革”为主题,是自慕课兴起以来首次以慕课为主题举办的全球性会议,旨在凝聚发展共识、汇聚创新力量、分享实践经验、展现技术前景,以推动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建设、发展和共享。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作主旨报告,分享了中国慕课与在线教育的实践、创新与探索。陈宝生指出,在全球教育创新的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而且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他表示,经过8年的努力,中国慕课数量和应用规模已居世界第一。目前已逐步建立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科学合理的课程标准和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坚持质量为王、公平为要、学生中心、教师主体、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等六大宝贵经验。陈宝生表示,2020年,人类经历了百年来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应对这一危机,中国政府作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停学”的决定,和全国师生一起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成功应对了疫情危机,基本实现了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实
09 2021-03

教育的本质与三零世界

教育的本质与三零世界尤努斯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上的演讲2020年12月12日,诺贝尔奖得主、格莱珉银行创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演讲全文如下:大家好!很荣幸受邀分享我的教育理念。教育是我一个非常喜欢的课题。我认为,我们用错误的方式做了很多事情,是因为我们向年轻人提供的教育还不过好,也即是他们准备自己人生的方式还不够好。教育是对人生的准备我很高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组织这次讨论,这是一个需要被讨论、被理解的重要课题。而不是简单重复我们做过的东西,延续数千年来的传统和历史。这些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教育会被每一个代人根据自己需求进行重新审视和创新。教育,就是对人生的准备。但是,我们并不是这样认为的。我们以短期的视角让教育满足暂时的需要,这就是现在的教育。教育成为一种学习历史事件、数字公式、方法论等等的过程。学习这些很重要,我并不低估其重要性。但是,要考虑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要记住这些日期和公式。就像做一道菜,我们有许多很熟悉的配料、各式各样的香料、种类繁多的食物等等,这方面我们是专家。但是,我们没有把它们烹调成能滋养我们的食物,
09 2021-03

国外历史上重大瘟疫的深层次影响及启示

国外历史上重大瘟疫的深层次影响及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的历史。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们:瘟疫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同行者。历史上的重大瘟疫每每以突如其来的方式冲击人类文明,重塑社会秩序,催生技术革命,成为推动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和“孵化器”。哀鸿遍野的人类悲歌历史上的重大瘟疫大体遵循“疫病暴发—杀死宿主—病毒弱化—病死率逐渐下降”的模式,最终形成人类与病毒的相互适应和长期共存。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生存资料有限的漫长年代里,瘟疫是大自然对人类的自然淘汰,也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残酷方式。历史上死于瘟疫的人口远多于战争。天花流行的三千年间共造成约3亿人死亡,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导致超过5000万人死亡,中世纪黑死病造成全球7500万人、欧洲4000万人死亡。我国东汉末年的大瘟疫使全国人口在百余年间由5000多万减少至1600多万。瘟疫始终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隐患。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仍然面临出现跨物种屏障的新重组病毒的威胁,新的疫病大流行几乎无法避免,但又无法预测何时发生。时至今日,全球每年死亡人口中,约有1
09 2021-03

程介明:学校的墙逐渐消失

程介明:学校的墙逐渐消失(程介明:香港大学原副校长、荣休教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上周谈到OECD 关于学校未来的四种情景,又与朱永新的“未来学校”互相呼应。这之后,参加了几个会议,不期而然,都与这个话题有关。国际上、中国内地、香港,在教育问题上的讨论,话题正在迅速转变,汇聚到“学校的未来”。因此在这里以读者分享。这种话题的转变,是因为全球的疫情肆虐,学校被迫停课。停课带来很多的不幸,在很多国家,冒着剧升的疫情还要复课,就是因为心痛与学生失去了教育。而教育,往往与“上学”划上等号。“上学”很重要,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基地,这大概没有人会否定。关键是,当“上学”成为不可能,怎么办?于是出现全球性的“线上教学”,其散播速度不亚于新冠肺炎。(虽然不排除世界有些角落、即使是富裕国家的有些角落,束手无策;学生白白丧失了几个月的学习。)不过,同样是线上教学,却会有不同的取向。第一种:尽量希望能够满足实体课堂可以做到的。第二种:在停课的情况下,改变了不少学生的学习模式,有了不少新的尝试。第三种:抛开原来正规课程的格局,设计新的学习尝试。这里面,不同的社会与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情形。例如在公开考试压力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