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图文信息
27 2025-05

2025年自贡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工作专题研讨班在我校开班

5月20日,2025年自贡市大中型水利工程移民工作专题研讨班在我校顺利开班。自贡市水务局机关党委书记王洪剑,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书记、院长朱亚出席开班仪式。终身教育学院西南教育培训中心主任蔡志根主持开班仪式。朱亚代表学校向全体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河海大学百十年的办学历史、学科布局以及近年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他指出,自贡市水务局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移民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移民安置及后期扶持项目,为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研讨班是深化校地合作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水利学科及教学资源优势,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助力学员们学有所获。 王洪剑在开班讲话中对河海大学的精心筹备表示感谢。他指出,当前水利事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移民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挑战。他对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珍惜学习机会,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系统掌握移民政策法规、安置规划与后期扶持等核心内容;二要交流互鉴,促进学用相长,提升移民工作在方案制定、过程管理、效果评估等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三要强化责任担当,切
27 2025-05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5月21日,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许静,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扬出席开班仪式。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国际合作与科技处副处长汪洋主持开班仪式。沈扬在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河海大学始终践行“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使命担当。当前水利行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科技赋能是提升管理效能、应对复杂挑战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学校与淮河水利委员会围绕淮河流域治理构建了长效合作机制,在防洪减灾体系优化、流域生态修复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沈扬希望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产学研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水利实践转化,着力培养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水利科技管理队伍,为新时代治水事业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与创新动力。许静在动员讲话中回顾了淮河水利委员会与河海大学在科研攻关、流域综合治理等方面取得的丰硕合作成果。她指出,面对新阶段淮河流域防洪减灾、生态修复等治理挑战,亟需科技赋能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她要求全体学员珍惜学习机会,系统掌握前沿科技管理知识,注重理论实践深度融合,为淮河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次
22 2025-05

江苏省2025年度基层农村水利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5月21日上午,由江苏省水利厅农村水利与水土保持处、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河海大学承办的“江苏省2025年度基层农村水利人员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主任韩成银、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出席开班仪式。朱亚对全体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并向江苏省水利厅及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长期以来对学校的信任致以衷心感谢。他表示,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为己任,近年来深度参与南水北调、长江大保护等重大工程,为乡村振兴和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撑。朱亚强调,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办学资源,以系统化、定制化、多元化、实用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员掌握现代水利技术的前沿动态,提升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效能。他寄语学员以本次培训为契机,将治水智慧融入乡村振兴实践,为基层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韩成银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农村水利是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命脉工程”,基层农村水利工作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本次培训旨在帮助大家“强本领、补短板、促实干”,深入解读水利部和江苏省水利厅关于农
21 2025-05

常州市社保经办系统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5月19日,常州市社保经办系统干部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常州市社保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周振鹏,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于伟出席开班仪式。于伟在致辞中介绍了河海大学百十年的办学历史和“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创新发展格局。他指出,常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中心城市,社保工作既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新就业形态涌现等共性挑战,又承担着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城市的特殊使命。此次培训立足社保工作实际需求,围绕“能力提升”与“党性修养”两大主线,精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旨在全面提升社保干部队伍的综合素养。周振鹏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本次培训是面向常州全市经办系统开展的一次淬炼思想、整训作风、提升能力的重要集训。他对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珍惜机会、强练内功,掌握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二要主动作为、守正创新,聚合事业发展的强劲动能;三要锤炼作风、严格要求,展现社保干部的良好风貌。本次培训为期5天,课程涵盖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保障、压力调适与情绪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安全审计与风控体系构建实务等内容。培训期间,学员将赴儒林镇、指前镇、新四军纪念馆和茅山“映山红”党建馆进行现场教学,通过实地参观
21 2025-05

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5月13日,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处处长陈隆忠,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出席开班仪式。终身教育学院区域教育培训中心张思雨主持开班仪式。朱亚在开班致辞中指出,水利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背景下,重庆水利信访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升学员们的业务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重庆市水利局的互动交流,共同为推动重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陈隆忠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水利信访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利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要求全体学员秉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本次培训为期5天。课程主要围绕新形势下的信访接待与信访积案化解实操、移民搬迁安置及信访工作等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同时,组织学员前往江宁横溪街道、三汊河河口闸和南京水利展示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以实践深化理论认知,进一步提升学员们的综合素养
19 2025-05

广西水利科技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5月19日,广西水利科技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科技处处长康健出席开班仪式。仪式由终身教育学院行业教育培训中心张倚天主持。朱亚在开班致辞中,首先代表学校向广西水利系统全体参训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河海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打造高水平水利学科体系、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服务国家水安全战略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针对本次专题培训,朱亚着重强调,学校将始终秉持“高标准、严要求、优服务”的核心理念,精心组建由高水平教师构成的教学团队,并构建集理论教学、案例研讨、现场实训于一体的全方位培养体系,以期全方位提升广西水利科技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建立长效交流机制,共同探索新时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为壮美广西建设注入强劲的水利动能。康健在讲话中指出,水利关系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他强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强有力的现代化水利支撑保障体系。当前,广西正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亟需紧握水利科技创新这把“金钥匙”,借助水利现代化的力量,
19 2025-05

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赴我校开展专题调研

5月14日下午,澜湄水资源合作中心交流联络处处长高立洪一行,就澜湄水资源合作人才培养来我校调研。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陈红胜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座谈。座谈会上,高立洪简要介绍了澜湄水资源合作进展与成果,交流了2025年澜湄水资源合作重点工作,并就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推进澜湄国家青年水利人才培养,共同举办澜湄区域公共交流活动,加强澜湄水资源合作宣传,提升澜湄国家水治理能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朱亚汇报了学校澜湄学院非学历教育工作开展情况。他总结了三年来学院在落实澜湄合作领导人会议和外长会精神、服务澜湄水资源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效,着重介绍了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三大校区规划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核心优势。朱亚表示,学院聚焦绿色农业、智慧水利等领域,构建了多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不断强化涉水工程管理等专业技能实训,并积极拓展国际官员培训项目。同时,结合澜沧江-湄公河学院项目实施,通过编纂教材和开发精品课程资源,逐步建立规范化的教学标准体系,为澜湄水资源合作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贡献。陈红胜结合澜湄学院建设成果,提出了深化澜湄国际教育合作的工作计划。他表示,要紧
15 2025-05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熊卫华一行来我院调研交流

5月14日上午,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熊卫华、副院长周红春等一行4人到我院调研交流。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以及相关部门(中心)负责人出席座谈会。朱亚对熊卫华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改革创新举措以及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朱亚指出,学院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依托水利学科优势,始终与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同频共振,不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的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四维融合的继续教育新生态。他期待双方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资源共享、项目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服务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熊卫华高度评价了河海大学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创新成果,并介绍了暨南大学教育学院的办学概况、组织架构和队伍建设情况。他指出,面对新时代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诸多挑战,此次调研旨在学习河海大学在管理体制优化、品牌项目建设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先进经验,为暨南大学非学历教育转型发展提供借鉴。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为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贡献高校力量。双方围绕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展开交流,
14 2025-05

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5月13日,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干部专题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重庆市水利局信访处处长陈隆忠,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出席开班仪式。终身教育学院区域教育培训中心张思雨主持开班仪式。朱亚在开班致辞中指出,水利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也是水利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实施背景下,重庆水利信访工作肩负着重要使命。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有效提升学员们的业务能力,并进一步加强学校与重庆市水利局的互动交流,共同为推动重庆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陈隆忠在开班动员讲话中强调,水利信访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利信访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他要求全体学员秉持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切实提升履职能力,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作风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本次培训为期5天。课程主要围绕新形势下的信访接待与信访积案化解实操、移民搬迁安置及信访工作等内容进行学习和研讨。同时,组织学员前往江宁横溪街道、三汊河河口闸和南京水利展示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以实践深化理论认知,进一步提升学员们的综合素养
14 2025-05

2025年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人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顺利开班

5月13日下午,2025年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管理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我校顺利开班。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永良,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出席开班仪式。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区域教育培训中心顾明成主持开班仪式。朱亚在致辞中对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的信任表示感谢。他指出,本次培训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精准匹配要求的重要举措,围绕培训需求,学校特邀高校教授和实践专家授课,着力提升学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强化组织文化认同,助力企业打造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管理团队。陆永良在动员讲话中强调,面对新时代发展要求,公司亟需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管理队伍。他对全体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要珍惜学习机会,保持“空杯心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二要注重学用结合,将培训所学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实际能力;三要强化责任担当,以创新思维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新作为。本次培训旨在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履职能力,为上海华铁旅客服务有限公司的战略转型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14 2025-05

安徽省水文局到我校交流座谈

5月9日下午,安徽省水文局组织人事处处长丁辰、站网监测处副处长章轲一行到访我校调研交流。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副院长姚文贤,水文水资源学院原书记、教授陈元芳,以及终身教育学院相关部门(中心)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丁辰介绍了安徽省水文局的发展现状、员工队伍结构以及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基层勘测队伍的能力现状。他表示,此次调研旨在通过校地合作,有针对性地制定为期两年的培训方案,着力解决基层勘测人员在理论知识更新、新技术拓展应用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助力安徽水文系统实现“争创全国一流”的发展目标。朱亚对丁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学校依托学科优势,在水文水资源、智慧水利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与教学经验,近年来在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终身教育学院作为学校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长期为行业提供定制化培训服务,已形成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案例研讨等环节的全方位培养体系,能够为安徽省水文局量身打造高质量培训项目。陈元芳结合水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培训要“提基础、强实践、阔视野”,建议安徽省水文局注重分对象、分重点进行培养。双方就培训方式与培训内容等
13 2025-05

2025年AI赋能科研管理创新与青年人才培训班在我校举办‌

5月12日上午,由河海大学主办的“AI赋能科研管理创新与青年人才培训研修班”在我校顺利开班。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副院长于伟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全国各科研单位及企业的青年人才参加此次培训,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科研管理领域的创新应用。于伟在开班致辞中对全体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河海大学承载“治水兴邦”的历史使命,走出了一条扎根中国大地、深耕江河湖海、服务水利事业的特色发展道路。近年来,学校前瞻布局“智能水利”“智慧工程管理”等交叉学科,取得了系列标志性成果。本次培训旨在充分发挥学校学科优势,通过构建AI技术赋能科研管理的全维度学习体系,为学员们提供前沿实用的知识技能培训,助力科研管理与青年人才创新发展。学员代表、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责任公司张伊在发言中以数字孪生丹江口工程建设为例,介绍了科技创新应用成果。她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科研管理模式,AI技术为突破传统科研管理瓶颈提供了新路径。面对效率提升和精准管理的双重需求,智能化转型势在必行。她代表全体学员承诺,将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培训纪律,加强交流合作,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本次培训聚焦AI技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