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深化中伊两国在水资源领域的务实合作,助力伊朗提升海水淡化领域的技术与管理能力,11月11日上午,伊朗海水淡化领域技术与管理能力高研班在我校西康路校区正式开班。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国家进步与发展中心(CPDI)水资源部副部长穆罕默德・阿里・加恩巴里、副部长穆罕默德・霍斯纳维,河海大学副校长沈扬出席开班仪式。伊朗企业代表团成员及河海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仪式由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院长朱亚主持。

穆罕默德・阿里・加恩巴里在致辞中向河海大学为本次高研班所做的周到安排表示感谢。他指出,CPDI作为伊朗重要科技部门,长期致力于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技术进步,是伊朗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桥梁。CPDI与包括联合国、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他强调,当前伊方正积极重启科技创新领域的水务工作组,期待以此次高研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

沈扬在致辞中对远道而来的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河海大学百十年来的办学历程,以及学校在海水淡化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领域所形成的科研特色与工程优势。沈扬指出,本次高研班的举办,不仅是双方落实既有合作共识的具体行动,更是河海大学积极推动教育国际化、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实践。他鼓励全体学员珍惜研修机会,深入交流、互学互鉴,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伊朗海水淡化事业发展的实际能力,成为中伊技术合作与人民友好的桥梁。

学员代表、伊朗私营投资者海水淡化协会成员哈迪·哈亚米扬在发言中介绍了伊朗海水淡化领域的发展现状。他指出,协会汇聚45家行业骨干企业,涵盖工程、制造、运营及科创等多领域,期待通过本次交流学习,围绕工厂运营、维护管理与效能优化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交流,推动两国在专业知识共享、联合项目与可持续学术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
本次高研班聚焦AI智能监测、能源优化与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前沿内容,推动中伊双方形成“理论—实践—合作”三维联动。通过专题学习与企业实地观摩相结合,促进双方在专业知识共享与联合项目合作方面取得新成果。
本次高研班的举办,为深化中伊在海水淡化乃至更广泛水治理领域的知识共享、技术协同与产业对接搭建了重要平台。河海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与国际化优势,积极拓展高水平合作网络,为开创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球水治理体系贡献河海智慧、提供河海方案。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