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动态

湖北省卓越水利工程师(数字赋能水利方向)培养工程知识更新阶段总结暨实践锻炼阶段启动会举行

时间:2025-09-20来源:终身教育学院作者:编辑:审核:阅读:10

2025年9月19日下午,湖北省卓越水利工程师(数字赋能水利方向)培养工程知识更新阶段总结暨实践锻炼阶段启动会在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召开。湖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焦泰文,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平章等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湖北省水利厅人事处三级调研员马根录主持。

会议总结为期一个月的高校知识更新阶段培训成效,并正式启动后续五个月的实践锻炼阶段。来自全省水利系统的26名骨干学员,以及高校导师、实践单位代表和厅属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王平章在总结报告中介绍,自8月22日启动以来,知识更新阶段以“数字孪生水利”为重点,构建了“专业理论+前沿技术+实践教学+研讨交流”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采取线下集中与线上延伸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增强学员在智能感知、模型算法、数据底板等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河海大学组建了由19位高水平专家构成的导师团队,实施“双导师制”与“五位一体”教学法,助力学员实现从“概念认知”到“实操入门”的能力跨越。

朱亚代表河海大学介绍了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整合与课题研究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学校聚焦“水利+数字”交叉融合,系统设计共计340学时的融合课程,依托智慧水利虚拟仿真平台与真实工程场景,突破传统教学壁垒,构建“教学—实践—研究”三维联动机制。目前,五大课题小组已全部完成开题,研究方向涵盖智慧流域管理、数字孪生水网等关键领域,紧密对接湖北水利发展实际,体现了学校面向工程实际推动科研育人的深度融合。

焦泰文对知识更新阶段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并强调水利数字化转型是落实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关键举措,事关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大局。他指出,实践锻炼是承前启后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从“理论赋能”向”一线淬炼”深化的重要阶段。他希望学员胸怀“国之大者”,提高政治站位;聚焦“省之要事”,着力破解本土水问题;恪守“律之严者”,弘扬工匠精神;激发“智之合者”,搭建产学研用融合平台,为湖北水利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动力。

学员代表汇报了知识更新阶段的学习收获与体会。马根录宣读了实践单位及学员分组名单。

实践锻炼单位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有限公司表示,将配备优质导师团队,开放高端科研平台,提供真实项目场景,全力支持学员在数字孪生流域、智能运维等领域的深度实践。

作为高校承办单位,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充分发挥水利学科与跨领域整合优势,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牵引,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三方协同、“教学—实践—研究”三维联动的育人新体系。学院依托数字化管理平台与专职服务团队,实现全流程精细化保障,致力于将本项目打造成为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湖北样板”。

启动会不仅是培训阶段的衔接,更是使命与责任的延续。全体学员将赴南京水科院、浙江河口院等国内一流实践单位,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数字赋能能力,为湖北“水利四区”建设与高质量发展贡献新力量。

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将继续秉持“为行业赋能、为区域服务”的宗旨,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模式,为构建具有湖北特色、引领行业水平的水利数字化人才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