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上午,湖北省卓越水利工程师(数字赋能水利方向)培养工程开班式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隆重举行。本次培养工程由湖北省水利厅主办,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承办,河海大学协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深度融合,为湖北水利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河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达,湖北省水利厅人事处三级调研员马根录,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平章,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出席仪式。开班式由王平章主持。
立足国家战略,打造数字水利人才新高地
陈达在致辞中表示,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始终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深耕水利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他指出,本次培养工程是学校响应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服务区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校将整合多学科优势资源,构建“理论筑基、案例剖析、课题攻坚、场景实训、研讨深化”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前沿知识体系与实践平台,助力湖北打造一支既懂水利又精通数字技术的复合型工程师队伍。
马根录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他强调,培养卓越水利工程师是破解湖北“水灾害频发、水问题复杂”现状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湖北水利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治理转型的关键路径。他要求学员珍惜学习机会,严守纪律、深学实干,努力成为湖北水利数字化转型的“先锋力量”。
创新培养模式:“三段衔接、工学交融”
本次培养工程采用“三段衔接、工学交融”模式,系统构建了从理论输入、实践应用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培养链条。工程从全省遴选了26名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业务骨干参与培养。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系统推进:首阶段为1个月集中脱产学习,完成知识更新;第二阶段赴数字孪生水利重点项目进行5个月实践锻炼;最后返回派出单位开展6个月技术攻关。课程设置聚焦数字孪生流域、智能水网调度、水利大数据建模等前沿领域,汇聚杰青专家等多层次师资团队,引入水利部智慧水利教材体系与典型工程案例,确保教学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
导师代表冯钧教授在发言中表示,数字孪生技术是破解复杂水系统问题的关键工具,学员需以“跨界学习、融合创新”的态度,掌握多学科知识体系,形成“官兵互教、兵兵互教”的学习生态,真正实现技术赋能与应用落地。
学员代表张锐、王超在发言中表示,将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严守纪律、勤思善问,立足湖北水利一线需求,努力将所学转化为破解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湖北“江湖安澜、碧水东流、净水北送”的战略目标贡献智慧与力量。
高校使命:服务行业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河海大学始终坚守“治水兴国”的初心使命,以建校110周年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水利+”学科交叉融合,构建“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本次培训既是学校服务国家水安全战略的具体实践,也是助力湖北省水利数字化转型、培育水利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为学员提供国际化视野与战略性思维的双重赋能,助力湖北建设全国水利现代化先行区。
全体学员,高校导师,湖北省水利厅人事处、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河海大学相关同志参加开班式。
未来,河海大学将与湖北省水利厅持续深化合作,以人才共育、平台共建、成果共享为纽带,共同书写数字赋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水治理体系建设注入新动能。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