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召开师德师风理论学习和教育大会。会议以“践行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大先生”为主题,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副院长姚文贤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于伟主持,全体教职工参加。
大会上,朱亚主讲2025年“师德教育第一课”。他结合教育部及学校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最新文件精神,围绕“学校正在做什么”“教师应该知道什么”“教师应该要做什么”三个方面,系统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提出背景、演进逻辑、本质内涵以及党和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要求。
针对终身教育领域教师“服务对象广、教学场景多、社会影响深”的特点,朱亚强调:“我们既要做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更要做终身学习的引路人;既要做教学改革的开拓者,更要做社会服务的践行者。”他要求全体教师将教育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师德修养融入市场调研、课程研发、教学实施全链条,在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等业务中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全体教职工集体观看了《教育家精神》系列专题片第一集《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影片通过蔡元培、黄大年等教育家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引发在场教师的强烈共鸣。
于伟领学《师德违规案例警示提醒》,以近年来高校师德失范典型案例为镜鉴,剖析问题根源,明确纪律红线。案例涵盖学术不端、违规兼职、师德失范等方面,警示教师严守职业底线,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
在交流讨论环节,教职工立足自身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与落实举措。大家纷纷表示,作为终身教育工作者,要始终秉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职业准则,以师者微光,照亮终身学习的星辰大海;凭教育匠心,铺就全民学习的强国之路。
为巩固学习成效,推动师德师风建设从专项活动向常态机制转化,学院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将进一步落实“师德建设月”系列活动。
学习铸魂:构建“班子领学、支部深学、个人践学”三学联动机制,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过程。以教职工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为载体,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政策理论、影音视频、案例警示、研讨交流等形式,确保各项制度入脑入心。
文化宣传:在学院楼宇宣传栏、官方网站通过主题展板、首图轮播等形式,立体呈现“春风如你 师韵河海”文化主题,让教育家精神随处可感、随时可学,真正实现“楼宇转角见师德,耳濡目染践师风”的教育效果。
自查整改:将教职工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院年度重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学校相关规定开展师德师风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将师德考核结果与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直接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
教育活动:围绕《河海大学教职工师德规范手册(2025版)》开展学习研讨,组织教职工参加2025年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网络竞答活动,做到必知必会,确保学习实效。
警示教育:将警示教育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抓手,建立常态化警示教育机制,切实做到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建立“四必谈”机制:新入职必谈、提拔任用必谈、出现苗头必谈、年度考核必谈,将警示教育融入教师职业发展全过程,切实筑牢教职工思想防线。
此次大会既是一次思想的再淬炼,更是一次行动的再出发。终身教育学院将紧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脉搏,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通过制度固本、文化铸魂,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全体教职工将始终胸怀教育报国之志,以赤诚之心坚守育人初心,以奉献之心践行教育使命,以仁爱之心呵护学员成长,在终身教育的沃土上精耕细作,用扎实的专业素养浇灌全民终身学习之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教育报国的新篇章。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