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隆重举办2025年第一期培训品牌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党员教育培训课程、AI+水利场景应用课程及创新人才科研能力提升课程三大创新产品,标志着学院在深化非学历教育品牌化战略中迈出关键一步。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朱亚,副院长于伟、姚文贤及各部门(中心)负责人出席活动,发布会由品牌与研发中心主任陈伟主持。
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党建引领与行业实践深度融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学院整合河海大学学科优势与多年办班经验,推出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课程体系,面向水利、应急管理、能源、教育等行业及基层党员群体,提供“分级分类、多模块融合、形式多样”的定制化培训方案。
课程亮点:
分级分类精准施教:按行业、层级划分专题班,覆盖水利、基层社区、农业农村等领域,兼顾行业特色与覆盖面。
四模块有机融合:课程包含“政治引领”“分类指导”“综合素养”“实践教学”四大模块,破解理论与实践“两张皮”难题,强化政治性与实践性结合。
创新教学模式:引入长津湖沙盘模拟、剧本角色扮演等沉浸式教学形式,提升参与度与实效性。
学院同步强化组织保障,为每班配置专职课程主任,确保课程政治方向正确、实施高效,致力打造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标杆品牌。
AI+水利场景应用课程:科技赋能智慧水利新未来
瞄准水利行业智能化转型需求,学院推出“Y型”进阶课程体系:
第一阶段:分设AI技术与水利专业双模块,适配不同基础学员;
第二阶段:聚焦AI+水利融合应用,打破技术-业务壁垒,构建场景化思维。
核心优势:
多元导师团:水利部专家、高校教授、行业领军者联合指导;
权威认证:结业颁发河海大学“AI+水利应用工程师”证书;
资源联盟:组建“AI+水利技术应用联盟”,定向推送政策白皮书、开源工具包,举办行业沙龙,推动技术转化与项目落地。
课程同步研发数字孪生水利模型算法平台,助力行业精细化管理和决策升级,为国家水安全战略注入科技动能。
创新人才科研能力提升课程:全链条助力科研突破与转化
面向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企业科技工作者,学院构建“基础能力-项目管理-成果转化”全链条课程体系,深度融合AI技术与科研实践:
AI深度赋能:将AI工具贯穿科研选题、数据分析、成果撰写全流程;
多元教学模式:专家讲座、工作坊、项目式辅导、翻转课堂多形式结合;
破圈协同生态:链接高校、科研机构、金融机构,搭建产学研融合平台。
培训聚焦:科研素养提升、课题申报策略、科技奖励策划、成果转化路径等核心环节,为创新人才提供从思维到实操的系统支持。
持续深耕品牌化战略 服务国家战略与行业需求
朱亚表示:“三大课程的发布是学院响应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的重要实践。未来,我们将以每月新品发布为常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兼具专业深度与时代特色的非学历教育品牌矩阵,为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河海力量。”
本次发布会通过课程体系创新与资源整合,彰显了学院在非学历教育领域的引领力。随着品牌化战略的深入推进,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将持续输出高质量教育产品,助力行业人才成长与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
河海终身学习
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
水利部全国水利行业定点培训机构
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
招生咨询:
(025)83786250
培训洽谈:
(025)83786362
(025)83787486
教学管理:
(025)83786356